仿真系统

保标招标 > 仿真系统 > 中标信息 > 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推荐结果公示

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推荐结果公示

· 2024-06-21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评选推荐2024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预通知》精神,经各单位(部门)自主申报,平先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民主推荐,党委会研究确定,拟推荐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参评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4年6月21日至2024年6月26日。

如有异议,请与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综合室或院工会联系。

附件: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举报电话:84804769,84803787

举报邮箱:jw@mail.wspc.edu.cn

院工会办公室

2023年6月21日


附:

培育造船工匠,服务海洋强国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是为国家培养服务于船舶海洋工程事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现有船舶工程技术、船舶舾装工程技术、智能焊接技术、游艇设计与制造、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五个专业,设有船体、舾装、焊接三个专业教研室及船舶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院长陈彬教授作为国家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的带头人,不仅引领着教学团队的发展,更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学院拥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16名,其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智能焊接技术教学团队为湖北省省级教学团队。此外,学院还实施了领航计划,聘请了院士、全国技能大师等多位业界精英,与校内名师共同组成了金师团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共筑人才培养新高地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聚焦《中国制造2025》高水平船舶与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准大国工匠迫切需求,根据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等大国工匠培养路径,探索政军行企校五方协同、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等六融合、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的五协同、六融合、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造船工匠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新时代造船工匠3000余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思想铸魂育人,以红色军工传承为引领,探索出价值引领、三师协同、六维共进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培育大国工匠。培养了献身国防建设、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刘勇等一批优秀毕业生。获批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国教育报、湖北卫视等主流媒体对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进行了报道。

学院围绕完善机制、赋能教师、升级教材、激活教法核心要素,创新两化融合、多元认证国际化人才培养三教改革,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46项,培养出国家级技能大赛状元,输出国际标准超10项,4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育人成效。

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创新构建了以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为主要特征的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获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以船为伴、与船同行、兴船强校:行业性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2013年获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建匠坊·锻匠艺·铸匠魂新时代造船工匠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22获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新改革立标杆,船舶专业扬帆远航

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先后成为国家示范重点专业、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全国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以及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核心专业,标杆效应逐步显现。

在专业建设的同时,船海学院积极推进三教改革,与学院团队共同建成了一批国家级教学资源。船海学院院长陈彬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组织全国14所船舶类高职院校及18家企事业单位建设的《职业教育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015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是湖北省首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资金920万元)。2018年,该项目获教育部批准立项进行升级改进(项目资金174万元),并于2022年通过验收。陈彬牵头进行的2018年度全国船舶行指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高水平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研究》,制定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这一全国标准,推动武汉船院成为全国高职船舶类专业建设的领军高校。

围绕双高促发展,产学共建服务社会

双高计划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主动对接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组建全国首批造船工匠班6个,现场工程师班3个,重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双主体-六融合-国际化专业群造船工匠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参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个,开发国际职业标准2项,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2019年以双高计划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学院与船舶行业领头企业中国船舶集团等共建产业学院、工作站。其中,由四大中心两大平台组成的虚实结合船舶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总投资9500万元,让教师及学生多维度、沉浸式、高交互的参与到船舶智能制造全过程,该基地2021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基地培育建设基地,院长陈彬牵头编写的《虚实结合、铸魂强技,培养新时代造船工匠》案例,分别入选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案例、国家发改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围绕服务助力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发展,依托学校绿色智能船舶设计研究院,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每年研究院企业员工、学院教师,以企业实际工作形式培训学生约100人次,并参与到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试点项目之中。近年来,学院面向船舶行业和地方企业开展横向技术服务114项,实现技术创新服务经济产值1.69亿,为国家船舶与海洋科技工业应用技术与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技能支持,逐步成为全国船舶行业与湖北战略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体系的重要节点。

学院依托政军行企校五方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成中船产教融合学院、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麒盛产业学院,成立湖北省船舶协同设计创新中心、绿色智能船舶设计研究院,建成船舶电气装备装调协同创新中心、新技术特种船舶设计研发中心,组成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平台,专业群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4项,承接横向项目48项,实现发明成果转化4项,参与设计高技术船舶14艘。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中泰国际学院—海上丝路学院、共建麒盛科技产业学院海外培训中心,制定国际职业标准2个、教学标准9个、人才培养方案4个、课程资源包7个,开展国际性人才培训超1.1万人日。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荣获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称号,为船舶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了中国样本。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努力成为全国高职船舶类专业建设的领军高校,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造船工匠和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推荐:

机械设计基础与精密机械测量技术实验室设备等采购

达州传媒中心广播电视采编播发专用系统信息化项目设备采购(设备采购)

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推荐结果公示

2024年广州供电局变电站二次改造项目服务第一批单一来源采购单一来源公示

更多商机查看,下载保标APP

扫码关注小程序,获取商机更容易